涓滴意念汇成河

注意力分配和个人位置认同对气场的影响

zahui 于 2025-01-16 发布

本次讨论主要内容是(摘要内容由AI生成):注意力分配、气场感知和个人位置认同等心理学现象,指出个人如何通过控制注意力分配、培养内在乐趣和自我裁决来提升气场和个人影响力,进而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注意力分配和气场感知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注意力转移的慢,转移的幅度小,是一种更强的气场?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种人的位置更高呢?因为我们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到对我们更重要的事物上。自然界的动物在吃饭的时候,旁边来了另外一个动物。如果是天敌,它会立马停止进食,然后逃跑,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这个天敌身上。吃饭跟天敌哪个更重要?当然是躲避天敌保命更重要,所以就需要立即把注意力放到天敌身上。反过来说,如果来了一个比他弱的,甚至是同类,它会把注意放它身上吗?不会,它会继续吃它的饭,这时候吃饭最重要。

所以当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快速、全部的都转移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其实就在传达一个信号,就是对方的事情比我手头身上的事情更重要,或者说对方这个人比我这个人更重要。但是这可能只是你的习惯,你可能就是一个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的人,即便来的这个人以及他说的事情,对你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你可能还是很习惯性的就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讲这件事上,甚至说路边的狗打架,你都得关注关注。我们之前讨论过,大脑是自动加工的,是套模板的形式,他会把原因跟结果等同起来,或用结果推导原因。当你把注意力瞬间转移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他自己比你更重要。大脑推断的原因是:因为他比你更重要,你才会瞬间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大脑不会思考说这是这个人的习惯,这个人瞬间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狗打架上,转移到狗身上。所以大脑帮他判断的结果就是:你就是弱,他就是强。这就是自动加工。

个人位置认同对气场的影响

但是这种思维也不完全错。如果任何事情你都很容易转移你的注意力,那么就说明一件事:就是你这个人就根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或者说你自己觉得自己就没那么重要,那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重要,谁会觉得你重要?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谁会把你当回事?我们天天讲,想让别人尊重我们,我们想做一个大人物,我们想有钱,想当故事的主角。但是我们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了,你做的反应就是一种表现出来自己做的任何事都不重要的这样一种气息。 请问做不重要的事能赚到钱吗?请问做不重要的事,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吗?请问做不重要的事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所以口口声声说我要赚钱,但是自己每天却干着让自己赚不到钱,让别人不尊重你的事。这就是路走反了,南辕北辙,再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你觉得重要的人跟你有距离感?为什么你觉得不重要的人反而跟苍蝇似的在你身边来回飞。你的领导或者重要客户,你给人家发十条信息,可能人家给你回一条。你还怕打扰人家,还得犹豫一下。什么时候发?是早上发合适,还是晚上发合适,是吃饭还是发合适,还是上厕所的时候发合适,你还得注意一下措辞,甚至你有时候都不敢发,对吧?你想追求的男神也好,女神也好,你问人家在吗?可能人家半天才回你,甚至可能隔一两天才回你。反过来说,广告推销员或者保险中介天天都给你打电话,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和对方的交往框架已经确定了,人家就是强,你就是弱,人家就是神,你就是凡人,你就是奴隶。

为什么你的事,天大的事都不重要,人家的事再小的事都重要,不要觉得这个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你自己造成的。因为你传递给别人那种气场就是你是弱的,你传递给别人的信号,就是你手头的事,你自己的事,你这个人不那么重要。对方只是按照你传递的信号,自动加工自然反应。所以你会看到所有气场弱的人,他会怎么样?他会一得到消息就会急哄哄的跟别人分享。一得到一点消息,一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发到群里,立马想着怎么去吸引别人注意力。但是反过来说,别人可能没什么反应,甚至有人觉得你这个人有点大惊小怪。 而气场强的人会怎么样?他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他不会跟你说:我知道的一个事,你想不想听?他不会这样的,他更不会主动地给你发消息打电话,然后告诉你。如果他真想告诉你,他只会在比如说见面喝茶聊天的时候,甚至他忙自己手头的事,你进来的时候,突然不经意的告诉你,然后继续干他的事,对吗?这里面传达了一个什么信号,传达一个他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你这件事上的信号。那为什么气场强大的人他不容易分散注意力?是因为气场强,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吗?我们还是反了,不是因为你气场强才不容易分散注意力,而是你不分散注意力,人家觉得你气场强。

模仿、内在乐趣和自我裁决

如果说我们没有讨论过这个内容,你可能会想人家是领导,人家是大人物,那肯定得摆摆架子。但是我们要反过来想想,是不是因为人家有了一种强大的气场,他才能成为领导,才能成为大人物。而这种所谓的气场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不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注意力,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专注。为什么专注?因为他觉得他手头上的事重要,他手头上的事比任何事都重要。什么事能让他觉得重要?他觉得有意思的事,或者说有趣的事最重要。换句话说,他觉得他处理他手头上的事,能够让他觉得有乐趣。 大家不要以为有些领导整天看上去都是焦头烂额的,但实际上他可能乐在其中。小孩的反应是最真实的,你看小孩什么是最专注,他玩游戏的时候,你叫他一百声他都听不见,因为他乐在其中。但是他学习的时候,他觉得没兴趣,所以狗打架都能分散他的注意力。但是那些大领导大人物干的最多的就是工作的事情,他有乐趣吗?我告诉你,乐趣大极了,对他来说,那就是一场巨大的实景游戏。你们所有人都不过是这场游戏里边的npc。所以你看这些人他可以做到7×24小时,全年不休。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乐趣所在,其他的事对他根本就不重要。你们觉得休息娱乐休闲特别开心,但是对他来说,这件事太无聊,纯属耽误时间。 为什么有些人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乐在其中,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这些人的乐趣不来自于外界,不来自于别人的认可,不来自荣誉和给他的工资,是他觉得本身我做这件事就很开心,很有乐趣。这就叫能够发现事情本身的内在乐趣。那这种发现“内在乐趣”根本是什么呢?是“复自道”,是我们的自我裁决。我们之前讨论了,我们可以用一些模仿的手段先去模仿,可以用一些外在的方法改一下自己的习惯。比如说你故意把回消息的时间拉长一点,故意变慢;比如说工作的时候,人家给我们打电话发短信,可以先不回,等到我们空的时候再去处理;比如说我们拿到一个消息,别急吼吼的去分享,去转发。这些方法套路,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让别人觉得你有气场。但是这些是模仿和表演的东西,等时间长了就会露馅。我们在改这种急躁,特别快转移注意力的毛病的同时,还要去训练我们的专注。但这还不是根本,根本是我们要学会能在一件事里面发现和找到乐趣。我们要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里面去找到它本身的乐趣。再往下一步,就是我们要向内求,要自我裁决。我们知道了最顶上的道理,同时从最细节的地方开始修正我们的行为。这样像打隧道一样,两边同时开工,把我们这个行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