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摘要由AI生成): 通过上一篇学习笔记,我们了解到:通过确立自我评价权,结合东西方心理学和哲学理念,强调以自我为道,成为自己的裁决者。重点提升人格魅力和克服演讲恐惧症,主动接触核心利益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通过模拟练习、学习资源利用和心态调整,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计划,逐步实现自信演讲、提升气场、应对压力场合和增强异性吸引能力的目标。
价值判断体系怎么运行
我们对一个人的价值判断是怎么运行的呢?我们人类是怎么去识别哪些人对我们有价值,哪些人对我们没有价值。答案是:靠感觉。好比如说现在你去问一些单身女孩:你对另一半有什么要求?他就会给你提一大堆条件,比如说身高、年龄、学历、钱、房子、车等等。但是你会发现她们实际上不是靠这个标准来找对象的,他们是凭感觉。这个感觉是什么?还有他们嘴上说的安全感到底是什么?实际上这个感觉也好,安全感也好,就是两个人在谈话过程中传达的语气、节奏、肢体动作、身体姿态等等这些细节。两个人谈恋爱也好,面试也好,谈生意也好,大家在最开始的环节谈的不是说你有多少房子,有多少存款,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的一种感觉。因为所有外在的指标性的东西都可以夸大或者作假。但是一个人所能带出来的这种感觉和气场。他是很难作假的,我们一般人都会比较关注自己所说的内容,却往往忽略内容之外的东西。比如说非专业唱歌的人,一般都只关注这首歌的旋律,因为怕跑调,但是并不会注意细节,比如节奏、强弱共鸣、表情、姿态、嗓音这些东西。其实大家区分一首歌的好坏,它是包括所有的这些东西在内的,不只是旋律和音准。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演唱者能把同样一首歌唱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来。
大脑的“套模板”工作机制
我们的人类的大脑是一台能耗极高的机器,同时我们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人类每天要面对的信息量是特别巨大的。如果我们,把我们接收到的每一个信息,都放在注意力这个探照灯下去进行深度加工的话,我们大脑就难以承受这种负荷,我们的身体也没有办法给大脑提供如此多的能量。所以我们人类就进化出一种高效的工作机制,就是“套模板”工作机制。也就是说我们接受的信息很多是大脑自动加工的,它是套模板完成的。我们的很多决策也是套模板完成。
比如开车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自动加工的例子。当你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所有的思考动作,都要放到注意力这个探照灯底下去加工。所以新手司机一般都会特别的全神贯注,绝对不会分心跟你说话聊天。但是当我们成了一个老司机,当我们熟悉这辆车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做很多事情,可以跟朋友们聊天。甚至你可以想很多复杂的问题,你遇到信号灯的时候是自动反应的,转向的时候你就会自动的去打转向灯,看反光镜,你见到红灯就自动的会减速。如果说主动思考是手工加工,那么这种自动思考就是批量化的生产。但实际上,我们人一天的时间里边,大多数时间都是用这种自动思考的形式来进行反应。你走路的时候绝对不会去考虑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大脑节省大量的能耗,同时他也能够帮我们快速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模式它是早于我们理性思维,主动思考进化出来。哺乳类动物,爬行类动物,甚至更简单的这个鱼类都有这种反应能力。而我们人与人之间社交,实际上也是在运用这种下意识套模板的反应模式。
大脑的自动加工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
我们之前讨论的时候说过,人类大脑实际上是石器时代的产物。在我们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前,它就是一台落后的机器。所以大脑中的很多模板是错误的,放到原始状态下,它可能是帮你提高效率、快速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机制。但是到了现现代社会,往往会导致你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还是回到人际社交上来说,实际上我们在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彼此大脑的自动加工再结合各种信号做一个基本的评估,来决定我们未来和眼前这个人以什么形式去交往。是以女神的形式,还是以舔狗的形式,是高高在上的男神的形式,还是以花痴的形式。换句话说,在你们第一次见面或者头几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你们之间的这种交流模式,而这种评估就是自动加工的。评估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谁强谁弱”,或者说你们之间在评估眼前这个人对我有没有价值。
刚才咱们说了,这种评估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这类知识的人来说,它是完全自动完成的。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但是大脑已经悄悄的完成这种工作了。知道了这个知识之后,对我们就有两个作用。第一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自动加工去影响对方和我们的交往模式。第二就是我们在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自动加工。要有意识的去控制这个过程,来改变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改变我们主观上判定的或者已经达成的交往模式。但是大家注意,这是术的层面的东西。
大脑的自动加工带来的强弱比较机制
接下来呢咱们就来详细的讨论这种自动加工机制。如上所述,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实际上是在评估眼前这个人对我们有没有价值,来决定我们跟对方的交往模式,但是实际上这种价值判断是一种模糊的隐性的结果。比如说我们见到一个感觉很牛的人,在第一时间我们并没有想到这个人能够给我带来一二三四五这种利益。我们只是很模糊的感觉到眼前这个人跟他多接触,我们可能会有好处。在我们大脑里面,我们没有做理性的分析,而是简单的做了比较强弱这样的一个工作。这种强弱的比较会有三种结果。
对方强
第一种结果就是对方比我们强,那么我们就会被他吸引,因为对方比我们强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资源,或者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或者有能力来保护我们。进而还意味着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伤害我。所以我们如果跟他结盟,就会给我们带来优势,跟他保持良好关系,至少不会被他伤害,这是第一种结果,就是对方比我们强的时候。
双方平衡
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评估完以后,发现我们彼此之间基本平衡。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选择结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至少可以彼此交换资源和能力。我跟他合作,至少我不会失控。如果我们之间发生冲突的话,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所以我们有必要和对方保持比较良好的关系。但是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可能没有像第一种情况那么主动,可能是有机会我就交流一下,没机会就算了,但是彼此保持尊重。
我们强
第三种情况就是你感觉到对方比我们弱。那这种情况我们的反应就可能变复杂。对方比我们弱。第一种我跟他结盟会导致他拖累我,他可能会消耗我的资源,这样我们就要尽量避免跟他接触,免得麻烦,这是第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般存在于男女关系里面,所以你就会发现,一方是拼命的追,另外一方是拼命的躲。男的拼命的追,女的拼命的拒绝,为什么?因为这个女的在内心觉得这个男的比自己弱。这是当我们觉得对方比我们弱的第一种反应模式。第二种反应模式就是我感觉到虽然他现在比我弱,但是他所具有的某些资源可能对我有用,但是这种资源也不是很稀缺。如果这些资源可以为我所用也不错,这样情况下,我们之前还是可以结盟的。但是由于对方的这个资源他并不稀缺,我就可以随时替补,所以对方必须接受我所有的附加条件,或者来付出一些成本来换取我们这个结交条件。而且在这个结盟的过程之中,对方就必须让我满意,让我的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你得巴结着我。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给对方设置门槛。所以在表面上看,我就是一个拒绝的姿态。
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在天平的平衡之上
刚才我们分析了,我们比对方强,对方弱,跟对方差不多以及各种反应模式。但是这种所有的这些他是在无意识的一瞬间的自动完成。我们的大脑一旦捕捉到某种信号,就会自动的把我们和眼前的这个社交对象放到天平上去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你可能完全没有注意到。咱们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必须站在天平上比对方强,或者至少和对方相等的地位上来。这个时候对方就会自然而然的被你吸引过来,他会主动的和你交往。这样你去建立人际关系,就好像顺水行舟,很自然,也很舒服,加之你对对方的尊重,很自然的就能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帮你抛开外的东西,包括经济层面的、学识层面的,他的背景、家庭等等外界因素,跟任何人都能建立起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些人从表面上看,他的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他只能跟相似的圈层去建立关系,或者说它只能吸引到外在条件不如他的人,他自己就是他人脉圈的天花板。我们想要获得人生更大的成功,享有更大的平台去施展,你就必须能够跨越出自己的圈层去社交,这样才能交换到更多的资源,才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
强大的气场让社交更轻松顺畅
现在我们了解到了这套机制,一方面就是要大家用自己的主动的意识去替换这套潜在的机制,去替换这种自动加工的形式。我们在面对别人的时候,不要受这些外在信号的影响,不要你感受到对方强,或者感受到对方弱的某些信号,自己就马上进入到巴结的状态或者说高傲的状态。我们用我们的主动意识去处理这个问题,我们要做不去分辨强弱,既不谄媚,也不高傲,用一种中正平和的这种气场去和别人社交,这样就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散发一种强的信号,来用这种信号去影响别人的这种自动加工,去影响别人和你交往的模式。这样的话别人就不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这种姿态或者傲慢的姿态去对待我们。这样你和他的交往才能更顺畅,我们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我们虽然知道这个原理,知道了一个强大气场,能够帮我们在社交之中更轻松,更顺畅。知道了强大气场需要有强的自我价值感,也知道强大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自我裁决,来源于复自道。但是我们好像还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还是不知道一个具有强大气场的人,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下次讨论,我们就讲一讲一个拥有强大的气场,一个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的人,应该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质。 ***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一:人际关系和专注
学习笔记二:你的大脑需要升级了
学习笔记三:复自道,自我评价权
学习笔记四:人际关系理论,面子和尊重
学习笔记五:自我评价权和成功的关系
学习笔记六:人际关系理论-提升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