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意念汇成河

学习笔记一:成神之路前言

zahui 于 2024-09-08 发布
# 人生成功的核心问题:人际关系和专注

一个更好的人生必然由各种好的方面来组成。比如说更好的事业,更有钱,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爱情、更好的家庭,更好的身体。这些问题看上去仿佛是并列关系。但是在这些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问题。了解这个根本问题,才能解决人生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个不是哲学问题或者人生大道理,而是两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第一就是让我们自己变成一个有人格魅力,有强大气场的人,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让人爱上你。这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解决,也就是社交问题。第二是解决我们做事专注程度的问题,让大家做事更容易专注,是解决做事的问题。但是我们探讨的重点会放在人际关系层面,我们会把这个作为一条主线。而如何做事,如何专注,是隐含在这条主线之下的。因为了解人是一切事情的开始,如果你不能把人际关系问题解决,事情是做不好的。

#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各种事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和人在打交道,不涉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职业是非常罕见的。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是做物理化学的科研,它的核心可能是跟物打交道。但是如果你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比如说你没有处理好跟研究所领导的关系,或者没有处理好跟核心期刊出版社的关系,那你可能根本就拿不到做研究所必须的资源,或者说你做出的成果论文发布不了。再比如说你修车,看上去是处理车,跟车主没关系,但是你细品其实他还是处理跟车主这个人的关系。所以如果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不能理解人,不了解别人的想法,或者再进一步说不了解我们人类的大脑是怎么运行的。那你跟周边人的关系肯定处理的不顺畅,你任何事情都是干不成的。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就说格物,格物最重要的就是“格人”。这个里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格自己,另外一方面是格自己身边的人。格物格的就是人物,你把跟你关系最密切的人物了解清楚,后面做事儿也就是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你做的所有事儿都很容易成功。

# 专业训练的作用

大家回想一下以往自己的人生,可能有些人发现自己做事儿的成功率非常低。你可能有过很多机会,每件事刚开始的时候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都是那么的令人心潮澎湃。但是做起来呢发现其实是一路荆棘。这里边既包括事业,也包括婚姻家庭、人际关系。我们想追求的那个男神女神,总是对你爱答不理。我们想要的各种机会总是擦肩而过。为什么有的人做事成功率就特别的高?我们和他们之间到底差在哪儿?是你自己不够努力吗?还是说你天赋不足?

咱们先把努力和天赋放在一边,先说答案,因为在大家做事这方面,或者说在人生这场耗时百年的这个游戏赛场上,我们都是业余选手,甚至说绝大多数人连业余选手都算不上。即便很多很成功的人,曾经拿到过成绩的人,也都是幸存者偏差。所谓的成功人士,有的是运气好,靠的是运气,而不是能力。没有一个专业的培训学校教我们怎么过好我们的人生,怎么去经营我们的人生。但是学美术也好,学音乐也好,学各种体育项目也好,都有特别专业的培训的。我们给孩子报班,有时候一花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去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但是关于我们怎么去经营我们的人生,怎么去经营我们的婚姻家庭,怎么去经营我们的事业,经营我们的人际关系,居然没有一个专业的教练,教我们怎么走,怎么做,怎么去训练。对于一般人来说,最大的努力也就是说我花个几十块钱,然后买两本成功学的书读录就完事儿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人生就好比射箭,几十米之外,你要射中一个几厘米大小的靶,这就是我们做事或者说我们人生的成功的概率,概率就是这么小。你能射中吗?不客气说,很多朋友甚至连弓都拉不开。但是对于专业的射箭运动员来说,哪怕他是就是一个业余选手,射中这个把心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就是受过专业训练和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的差别。我们的人生好比一个战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一把弓,或者发一把剑去厮杀,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选手,就是这个赛场的神。而大多数的人就是这个赛场里面的猎物,就是一个个长有人面孔的肥羊。这个社会他就是这么残酷,专业人士和一般人普通人差别有多大呢?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是一个游泳爱好者,基本上说四种泳姿可以游得像模像样。对于五十米的泳池,一般所谓会游泳的人,我能超他们半圈。但是有一天,一个朋友家的小朋友,大概也就是十一二岁吧,身高都不到一米五。他说他在区里游泳队训练过,然后拿过区里边的第二十三名,也就是这么一个成绩。我说来我来跟你比一比,结果是什么呢?完全比不过,就甚至说一点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省队的或者国家队的成年人队员,专业人士和一般人和普通人差别就是这么大。这还是说我小时候还是在学校学校里边经过训练的,只不过人家是专业的训练,而我是业余训练。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凡人和神的差别,这个差别有多大呢?大概一万倍左右。也可以拿抖音来举例子,就比如说我这样的博主发一条视频,五十到一百万播放,然后再专业点的,人家能一百万到五百万甚至一千万播放。大家发呢,一般人两百五百,也就是说受过专业训练之后,一件有万分之一成功率的事儿,人家一次就可以成功。而你呢要做一万次,经过要研究的就是把大家至少要变成一个受过训练的业余选手,就足够能够帮助我们击败绝大多数的竞争对手。

# 从顶层逻辑到底层逻辑

为了做这个研究讨论,我准备了很多东西,看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传记。感觉大部分的人讲的都太玄太抽象,大部分人讲的都是人生感悟,不能落地。不能指导我们怎么去过好一个人生。这就好比口诀。道德经里面讲:治大国如烹小鲜,咱们就拿一个学做饭的例子来说。好比说你想学一下做饭,这时候呢卖刀的,卖锅的、卖案板的都来了,刀非常好,工具都非常好,但是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去做饭,甚至还有人说做饭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需要静心。于是搞装修的人也来了,搞艺术的人也来了,甚至连那个大和尚也来了。你一听人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就是没有人能告诉你怎么去做饭。还有人会告诉你,做美食必须是色香味俱全,说做一道好菜应该有灵魂。或者告诉你,做饭这个事要讲究火候。大家说的都没错,但是他还是没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这个饭。还有另外一些人呢,他很擅长做一道菜,但是他没有办法告诉你其他的菜该怎么做,或者你发现你手里拿到的食材和他的完全不一样,你面临的情况和他也不一样,到最后你还是不会去做。所以很多培训,给你提供的是方法或者路径,但是没有讲明白核心的东西。

现在很多人提底层逻辑。但是我觉得实际上他们说反了,应该是顶层逻辑。咱们以一个金字塔为例,底层是很大的很大的一片,要学习的很多,就必须有很多的知识储量。这个是所有老师应该干的事,把大量的知识汇总集合,然后堆叠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简洁的事,就是坐电梯先到顶层,了解这个顶层逻辑。然后你顺着往下滑,下面这些东西你自然都有了。这里所说自然都有的东西,其中很重要一个,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钱。

我们暂且不讨论怎么去赚钱,但是赚钱可以是咱们的副产品,掌握了核心逻辑,一个成功的人生,富足的生活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很多人的想法是反的,大部分人认为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认为我赚到钱了,证明我成功了,或者说我有地位了,我就成功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有些人赚到钱了,但是进去了;有些人赚到钱了,妻离子散了;有些人赚到钱了,一生病最后人没了。还有可能一些人赚到过钱,然后可能经历一点什么事,又回去了,又赔进去了,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有一句话叫:超过你认知水平的钱,你是赚不到的,凭运气赚的钱你也得凭本事赔进去。现在你去想一下,你所有的东西,你的工作、你的人脉、你的钱、你的家庭,你全部抛开,让你重新开始,你还能不能确定你走到你现在自己这个位置上。我相信大部分人不能,但是有些人能,比如说罗永浩,他做锤子手机欠了六亿,现在翻身了。如果是你,你能不能?之前我看过一个马未都的采访,他说你现在把我所有东西都拿走,我就跑到潘家园给人看东西。五年之后我依然能够做到我现在这个样子。反思一下我们能不能做到?所以说不要弄反了,钱和地位是成功的副产品。而我们要讲的是你人生成功或者走通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告诉你们怎么才能把人生这条通天大道走通,把你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你想赚到钱的那个水平,让你能赚到钱,也能拿出钱。

# 提升视角高度和认知维度

说到人生之路,就好比迷宫。如果你身在迷宫之中,你一定是到处碰壁,到处都是岔路陷阱。但是当你从这个迷宫抽离出来,俯视整个迷宫的时候,就清楚多了,至少我们慢慢绘制一张地图。所以要想把人生之路走通,走出这个迷宫,需要先干什么?有人说了,首先拿到地图,但是下次你走到不一样的迷宫怎么办?或者说这个迷宫是个移动迷宫,迷宫稍微有一点小小的变化,手里这个地图就没用了,甚至就成为了负担了。咱们要做的是把咱们的视角提升,也就是提升认知程度。好多人问我是跟谁学的,跟《西游记》,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如果你只把西游记当西游记来看,那就是打怪升级的故事。但是你要是结合历史,结合前后文,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结合现实生活,结合每个人的内心去看,他就会有很多角度,每个角度都不一样。其实你可以从任何一个优秀作品或者一个真实的事件去看到很多东西。只是说西游记大家都比较熟悉,流量比较好。讲起来大家比较容易关注。而现在咱们要讨论的是提升认知维度的东西,也许你掌握了之后,你可能也可以去讲西游记,讲水浒传,讲红楼梦,那些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东西。

那我们要用什么视角看事情?上帝视角只有你站在云端俯瞰众生的时候,你才能把众生看得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当过学生。老师经常跟咱们说,你别以为你们下边的小动作我都看不见,我看了一清二楚,我小时候不相信,但后来我毕业以后实习去给小小朋友讲课的时候,才发现这点是一点都不假。当你站在讲台的一瞬间,你就是站在了一个上帝视角上去。你可以把底下的事儿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站在上帝视角,站在这个神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看得明白,只是看明白了还不行。因为我们一进入到具体的环境之后,你又开始迷茫,我们还要去练习。最后当你能以神的视角看待事情,以神的方式做事的时候,你就能成神。当然这是一种比喻。如果这个比喻能够执行,你想要的一切,金钱、爱情、尊重地位、事业,一切都是副产品。我不是要告知大家长生不老之术,也没法教大家隔空取物,三头六臂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咱们都教不了。但是要一起学习的是,以一种超越常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做事情。你能够做到,你就是别人眼里的神。比如说经营之神,餐饮之神,电商之神。成神之后,应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去做,认真的去练习,一定能够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成神。

# 总结

总结一下,咱们研究的是:帮助大家成为人生赛场上的专业人士,成为别人眼里的神,走上人生巅峰,出任ceo迎娶白富美。除了交代背景,还有就是关于内功和外功的东西,或者叫道和术的东西。我们会更多讨论内功,但是也会有外功和技巧的东西,但这些技巧是辅助性的。好比说小孩学自行车,需要用辅助轮,学习游泳需要浮漂,这些技巧的东西都是辅助,最后都是我们要抛弃的东西。只有你摘了辅助轮,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骑自行车,只有你摘了浮漂,才是真正的学会游泳。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有招的目的是无招,这是一个要说的必要的废话。

# 理论来源:西方心理学和儒家文化

其次是关于咱们这个课程的理论来源。来源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西方的心理学,比如说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阿德勒这些理论。还有现在的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和结论。但这不是根本,这些理论是佐证。我们的根本的东西,还是来自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具体一点就是儒家文化。

很多人对于儒家文化有很深的误解。但是当我们把心理学的某些结论放回到儒家文化的语境中去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它居然能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把西方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研究成果交代的很明白了。这一点我建议大家自己体会。我们一起讨论完之后,再回头去看论语,再回头去看易经,可能就更容易理解里面讲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元亨利贞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孔子讲的仁、义、礼、智、信是什么意思?再比如说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比如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这些概念,你可能就有一个颠覆性的认识。包括说我们讲《西游记》。你拿着儒家文化的思想,拿着我们讨论的东西回去看西游记,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 建议:“事上练”和“临”

讨论的时候,大家需要整理笔记,丰富案例,然后写心得体会。你们每听完课程要把这个内容整理成大纲,然后把其中你们认为重要的观点也摘抄出来。可以用电脑做,也可以用手写,最好是形成思维导图。同时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案例写出来,把我的例子替换掉,换成自己的案例。然后把每天你的收获或者感触写出来。因为很多时候儒家修炼的方法,或者说儒家学习的方法,是世上磨练这个王阳明也讲过。所以我们讨论学习了之后,每天可能都会有一些思索,会有一些反思。要把这个反思以日记的形式或者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感触写出来,然后记录一下每天遇到的困境和你如何运用咱们的课程的原理去解决问题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议你去把这些事儿讲给一个你觉得比较重要的人去听。这是作业,也是教大家的第一个“术”,第一个外功,这就是“临”的功夫。但是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如果不去做,最后失败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最后你可能没有改变。不要以为我们获得成功是那么容易的,躺在沙发上,边听边睡,最后就能成功,就能成为某一方面的神,就能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不要想那么美,我们还是有很多功课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