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意念汇成河

学习笔记21:人际交往中的“自在”

zahui 于 2025-09-03 发布

接下来咱们讲神应该有的第二个样子:自在。就是那个观音菩萨里边那个“观自在”里面的“自在”两个字。

很多人都知道我对佛教实际上有一些主观上的偏见,但是不影响我们用它的词汇或者用它的一些道理。观自在这个名字起的特别好,这三个字都很重要。咱们先讲“自在”,后面再讲“观”。

什么叫自在,自在就是自如舒服。假如我用一个姿势来表达这种自在的就是葛优躺,我相信每个人都对这个葛优躺这个姿势特别熟悉。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只要一到家,基本都是这个姿势。但是我说这个姿势其实特别难,为什么?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在社交场合葛优躺,尤其是面对我们觉得重要的人的时候。当然我说这个葛优躺有点过分。其实很多人在跟别人社交的时候都是坐立难安的。

还是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是一个公司的代表,你是要来代表这个公司采购一些设备。于是就有两家供应商,然后这两家供应商的价格基本都差不多,产品质量也差不多。一家供应商来了以后,也对你就毕恭毕敬,连坐椅子都坐半张椅子。另外一个呢就跟你很熟络,虽然之前没见过,但是见了面感觉很熟络,就这样像老朋友一样,做得很自然,很舒服。然后,说产品的间歇呢,还有跟你聊点,有的没的拉拉家常,你会选哪家?要是我我一定会选第二家,为什么?这个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一样,这第一家毕恭毕敬的很拘谨,是不是他们家的产品有我没有发现的问题,要不然他为什么这么上赶着呢?这是第一家。然后第二家这个产品和价格方面都没有特别特殊的优势。但这种态度感觉我们很熟悉,他很放松。它是不是跟上面有什么关系?你们要知道啊,这种分析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在咱们的潜意识层面瞬间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很多人就已经直觉上就做出选择了。所以我们会在感觉上更倾向于第二家,你可能也说不出为什么来,看见了吗?这就是刚才我讲这两个字儿,自在的力量。

路过的大佬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搜索:在场请回答),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在场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