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意念汇成河

学习笔记19:优先与劣后法则:职场必修课

zahui 于 2025-07-30 发布

“领导为什么自己不做?答案很简单——他可能既没能力,也没资源。于是,他选择了一个风险最低的策略:让你去拼资源、组建团队,甚至帮他搞定专家咨询。这种情况下,领导的心态实际上是‘你成功了,我就有面子;你失败了,我可以说是你能力不够’。这种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一,职场合作中的“优先”与“劣后”法则

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个特别不好的心态,就是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朋友来找我办一件事,大概就是想找某一个行业、某一方面的专家来咨询一些关键的问题,然后我恰巧有这方面的资源。但是,某一个行业的关键信息,一般行内人是不会随便说的。我说:可以帮你找,但是专家的车马费和咨询费,你必须要出。这个朋友听完了以后,跟我讲:这个项目是某某领导推荐的,项目现在不挣钱;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向这个领导来证明他的能力和实力,好让领导给他们立项这个项目,后续才能从这个项目上赚到钱。这个话的背后的意思,其实就是让我帮他免费去找这个专家。

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这个领导,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做这个项目,而是找你来做?有可能这个领导他的能力做不了这个项目,也有可能这个领导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亲自去做。金融行业有一组概念叫做“优先和劣后”。什么叫优先?两个人同时投资一个项目,不管这个项目最后是否赚钱,优先方都有权拿回自己的本金,同时获得固定比例的收益,这就是“优先”。“优先”的情况下风险比较小,但是收益低,一般都是固定收益。我们给别人打工拿工资,或者给银行存款都是“优先”。那相对应的就是“劣后”,劣后方要来背负这个风险。如果投资赔了,劣后方要承担这个风险,不但要承担自己的损失,还要承担优先方的损失,要补足承诺给优先方的利益。但是如果这个项目赚钱了,除了答应的给优先方的本金和那些固定收益,其他的收益都是劣后方的,风险高但收益也高。

二,从资源分配到风险承担,优先、劣后、还是出局?

在理性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选择,做优先方还是做劣后方?是不是当我们对这件事特别有自信的时候,我们愿意劣后,因为劣后收益高。那当我们对这件事不自信的时候,我们必然会选择优先,因为优先可以保证我们收益稳定。由于双方有信息差,在合作的双方就一定有人会选择优先,有人会选择劣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双方都对这件事都很有信心,那双方就分别去寻找优先方。第三种情况就是双方对这件事都没有那么自信,那么大家达成一致,共同劣后,共担风险,双方各掌握一部分资源,掌握一部分信息,凑一起把这个信心提升,也就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一)资源不足,领导需要有人共同劣后

讲完这个知识点,我们回到案例里。如果说我这个朋友所提到的领导,他的能力或者资源,在这件事上很强势,他对这件事非常自信,那他一定会选择劣后,因为收益高。也就是说他会出工资来雇人做这件事。但是我们根据他的行为可以推断出来,这个时候他对这个项目的信心并不足,他才会想以合作的形式来做这个项目。但是这个时候,“这种领导”往往会用一个诡计,他会说:我来投资你来做事,你先证明你的能力。我这里有一些资源,你再来帮我找另外一部分资源,我咱们一起赚钱。但是这本质上就是要拉你共同劣后,共担风险,因为你要投入时间精力。

(二)资源充足,劣后提高收益

假设这个领导他具备了这件事成功所需要的50%的必要条件,另外50%还没有找到,也不确定能不能找到,这个时候大概率他不想劣后,他想优先。这种情况下,他不会真的掏钱,或者说他只会掏很少的钱。但是如果你通过你的能力,运用六度分割理论,通过各种人脉关系,找到了另外百分之五十的资源,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就是百分之一百。这种情况下这个领导一定想劣后来提高收益。而此时另外50%的资源不受你控制,它只是你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渠道来找来的,对方认可的也不一定是你这个人,而是认可的项目机会,是两个各持50%的资源的人的互相认可。

(三)被迫优先或者出局

越是在某个行业精通的人,越明白自己的价值。这个世界上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都会高估自己的价值,双方都会尽力压低对方的利益,压低对方的分配比例。结果是什么?结果就导致已经承担了风险(耗费了时间和人脉)的你,你的劣后空间被挤压了,而且可能被挤压的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你就只能选择优先,也就是说拿固定的工资给别人打工。更有甚者,由于你的价值已经提供出来了,已经结束了,你对这个项目的存在的价值已经发挥完了。这个时候你的存在只能给这个项目带来更多的风险,所以此时你必然出局。

(四)失去了重要的人脉

你觉得双方可能对你有愧疚,遇到其他机会再给你补偿。但是实际上对方的潜意识会告诉他们离你远点。大家记住,一个人可能会给伤害过自己的人机会,但绝对不会给自己伤害过的人机会。因为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颗不稳当的炸弹。这样反而让你彻底丧失曾经你认为特别重要的人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根本就谈不拢,不论是资源不匹配,还是持有资源的双方没有达成一致,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到最后只能给你自己贴上一个不靠谱的标签。最后也会导致你失去这个曾经你认为特别重要的人脉。这种行为在北京话里边叫拼缝。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甚至我自己都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最后结局基本都一样。我们下意识的想要去接近有钱有资源的人,然后去巴结人家。结果就是通过一个项目,把对方推的离你更远。

三,做自己or巴结他人?职场格局者的必修课

遇到这种事情,很多人觉得我离成功就差一一步。但是凡是这种机会,基本上都是镜花水月,反而耽误了自己很多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因为你要通过很多人脉去找资源,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你是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人。所以巴结别人没用,就不如自己做自己,做一个不卑不亢对待任何人的人。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想告诉你:真正有气场的人,不会轻易去证明自己,而是会选择做自己。他们懂得什么时候该优先,什么时候该劣后,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为了取悦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价值。 记住,真正的职场高手,从来不是靠‘被证明’来定义自己的,而是靠选择和坚持。

路过的大佬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在场请回答